首页 经典语录

书摘:放下过去,当下即永远都是起点


阿迪亚香缇

◆总是为自己已知的而沾沾自喜,被自己的偏见,认知,经验所蒙蔽。应该以敞开的姿态去看这个世界,接受所发生的一切。

>> 当我们开始对自己的想法信以为真,当我们在最深的层面上认为思想就等同于现实,那么,我们就会看到,这在很多层面直接地将我们导向挫折、不满以及最终的苦难。

>> 你所看到、尝到、触碰到以及感觉到的一切最终都将消失,并回归它的本源,退回源头,等待着再次的重生与出现。

◆ 静默

>> 我们紧抓着我们的信念、意见和观念而使得我们处在这种痛苦的状态

>> 觉醒实际上是一个去除模仿行为的过程

◆ 思想:从无到有

永恒空间

不控制头脑→思想产生于浩瀚空间

焦虑产生痛苦

被迫成为“我”。

身体只是一个载体,“我”进入了载体,逐渐被同化,当成了“我”。

其实就是当下,但是所有的当下不会都是平和、幸福、自由的状态,不一定都是想要的,所以才有了追寻。

>> 因为我们相信平和、幸福与自由不在这里,不是已经在我们当下所在的地方、所处的时间。这个认为我们所追寻的某种圆满的状态不是在此时此地的假设,正是促使我们去追寻它的原因。

>> 因为我们相信平和、幸福与自由不在这里,不是已经在我们当下所在的地方、所处的时间。这个认为我们所追寻的某种圆满的状态不是在此时此地的假设,正是促使我们去追寻它的原因。

>> 真正的追寻不是在明天追寻,也不是到此地以外的任何地方去追寻,它始于你对这个片刻真实本性的认识。

>> 它们并不是事物本身,它们只是对事物的描述

>> 思想与实相并无任何关系,换言之,头脑形成的结论并不是真相

◆不再相信自己的“想法”,执着于那些执念

>> 如果没有想法是真实的,那么,我们就不会再相信那些导致我们挣扎受苦的想法了。

>> 如果没有想法是真实的,那么,我们就不会再相信那些导致我们挣扎受苦的想法了。

>> 它们只是在解释着事物的行为,它们只是实相的象征而已,它们并不真的是真的

◆其实是什么“都不知道”,接受一切都发生

>> 我们通过知道我们不知道,而变得敏感、开放以及敞开。去承认我们不知道,并臣服于我们无法通过头脑去了解现实的本质这一事实,可以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谦卑的事情。

>> 我们通过知道我们不知道,而变得敏感、开放以及敞开。去承认我们不知道,并臣服于我们无法通过头脑去了解现实的本质这一事实,可以算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谦卑的事情。

>> 他们不相信自己关于未来的那些想法

>> 丢下我们对过去的意识

>> 我们在头脑里对自己所架构出来的有关人生的任何方式,对过去、现在以及将来所发生的事情所下的任何结论,全都在减缩我们人生的体验,它们都是我们与如是实相所做的种种争辩。

◆ 知道

>> 这种新知就是当我们阐释“洞见”或是直觉式的理解时所表达的意思。

>> 这种新知就是当我们阐释“洞见”或是直觉式的理解时所表达的意思。

◆不是满足于自己所知道的,要用探索的心态去获取

>> 无为”不是说要一整天坐在山洞里或是沙发上逃避生活中的一切,而是指一种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新鲜的、有创意的回应方式,它是直接从那个不知道的实相中所升起的自发的行动。

>> 无为”不是说要一整天坐在山洞里或是沙发上逃避生活中的一切,而是指一种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新鲜的、有创意的回应方式,它是直接从那个不知道的实相中所升起的自发的行动。

>> 思考就变成了我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,而非要求现实如我们所愿的一种方式。

>> 明天只是今天的重复而已

◆ 不要只认定于一种想法,用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更多的意见

>> 不要抓住你的评判和想法,不要卡在你有限的意见上,

>> 不要抓住你的评判和想法,不要卡在你有限的意见上,

>> 我们必须放下,甚至是放下我们所拥有的最伟大的思想或是觉悟。

>> 哪怕是最伟大的智慧朝你而来,最伟大的“啊哈”也只是针对那个当下的,也仅止于那个当下。

◆通用的语言,才能够相互理解

把经历与头脑的结论分开,别混为一谈。

丢下过去[爆竹]

定静[烟花]

自主性——平衡

>> 灵性觉醒的核心:意识到我们一直渴求的,正是我们一直拥有的,它就在我们内在的最深处

>> 自由一直向我们敞开着。当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时,在那个时刻,当我们后退一步,让我们的心敞开,我们就将活在恩典中。

相关推荐